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曾景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也谈工笔画与水墨画

2014-09-10 16:54:02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曾景祥
A-A+

  工笔画和水墨画,本是中国画这棵大树上的两个干粗叶茂的分枝,千百年来,在绘画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分别涌现出许多优秀画家和作品。然而,近些年来画界却出现了一些褒水墨而贬工笔的说法,如水墨画就是写意画,就是文人画,而工笔画属于制作型,工匠气太重;中国画的主流是水墨画等等。这些说法实存偏颇,大有澄清的必要。

  文人画仅仅只是水墨画吗?

  不是的。水墨画是文人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但不是文人画的全部。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的明白文人画的基本含义。

  历史上首先提出“文人画”这个概念的是明代董其昌,他在《画旨》中提出“文人画自王佑丞始”,王佑丞及唐代的王维。王维虽也画泼墨山水,但并不属粗犷豪放一派,现在能够看到的传为王维的《雪溪图》便是工整、清秀、宁静、优雅的画作。我认为,把王维尊为文人画始祖,主要不是因为他画水墨画,而是因为他将诗歌、音乐融入到了绘画当中。

  被董其昌认定为文人画家典范的还有宋代的米芾和元代的倪瓒,这是因为他们的画高雅脱俗,天真平淡,去脂粉,除霸气,有士大夫精神,董其昌并不以他们的画是工笔还是水墨来判定其是否是文人画。以现在的眼光看,倪瓒的《溪山图》、《西林禅室图》倒是地道的工笔画。米芾的山水,如《云山图》,虽在画法上稍微放得开一点,但并未脱离工整清秀的风格,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激情挥洒、随意涂抹或酒后“败笔”之“佳构”。

  文人画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在自如和自我再现为口号的创作思潮以及在此思潮影响下形成的绘画流派。他们重画家的品格修养,在创作方法上强调诗书画印有机结合,强调作品的文人气。就表现形式而言,不可否认,自宋代以来,特别是元代,水墨画成了文人雅士们自娱遣兴的理想形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文人画绝不仅仅只有水墨画;是否为文人画也绝不是以水墨画还是工笔画为标准,而以创作思想与审美情趣来区分。清代张庚说得明白:“画要士夫气,此言品格也。”“品格之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知其意者,虽青绿泥金亦未侪之于院体,况可目之为匠耶?不知其意者,则虽出倪入黄,犹然俗品。”(《蒲山论画》)文人画要求体现的是文人的“意”,无论“急驰挥洒”的水墨画,还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都应该在文人画之列。事实也是如此,唐代王维,宋代李公麟、范宽、郭熙、李成、扬无咎,元代钱选、赵孟頫等等,都是文人画家,他们的作品,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其风格,绝大多数都属工整精细一派,并非粗犷豪放的水墨画。

  在这里,我们要附带说说“水墨画”和“写意画”这两个词的含义。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这两个词的含义看做一回事。当然,单就技法和表现形式而言,约定俗成也无妨。但是,如果从理论角度去推敲,两者应有严格的区别。水墨画专指技法和表现形式而言,即用粗犷、豪放、简练而概括的笔墨表现对象的绘画。而写意画除了与表示水墨画含义相同的内涵外,还表示一种绘画观念。“写意”一词意为披露心意,援用到绘画上,指写“心中意气”,也就是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指书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修养;指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意境;指以景抒情、以物传神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笔画有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写意画不仅包括了水墨画,而且也包括了工笔画,工笔画的本质是写意。从技法与表现形式上讲,工笔画和写意画是相对的;从意境与绘画目的上讲,工笔画和写意画是一致的。

  讲究制作技巧的画不仅仅只是工笔画,水墨画同样如此。水墨画虽然强调“写”,但也不能排除技巧的精湛,水墨画的制作,在技法上主要表现为鲜明的符号性和绘制时严格的程序性。就技法而言,皴、擦、点、染无不带有符号性,比如皴就有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云头皴等几十种之多;点有个字点、介字点、鼠足点、梅花点、品字点灯许许多多种。从绘制过程看,其程序十分严格,比如积墨法,就是用浓淡不同的墨点反复点反复积,不是一次能画得丰富、画得深入的。还有,什么地方需湿时连接,什么地方需干后重叠,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这些问题在作画时都要十分讲究,程序改变,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再者,我们常讲“大胆落笔,小心收拾”,这“大胆落笔”,可以理解为“写”、“抒”,而“小心收拾”就不完全是“写”、“抒”了,恐怕还有许多修改、制作的成分。古代书画理论上讲的“一笔书”、“一笔画”,似乎也主要是要求通畅、贯气,而并非指一笔写成一幅字,一笔画成一幅画。当然急驰挥洒、落笔不改、一挥而就的作品,在水墨中也是常有的,其中不乏佳作和妙品,但在很多情况下如同书法一样,同一个内容、章法的画要花上几张、十几张、甚至上百张后,才能选出一张好的,是为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实际上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讲究”制作罢了。

  至于工匠气,也绝不是工笔画的专利,水墨画弄不好同样匠气十足,俗不可耐,而好的工笔画一样可以轻松、洒脱、高雅。

  如果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形彩色帛画算作第一幅完整的工笔重彩画的话,工笔画的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那时开始,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宋代,这一千四百余年间,工笔画已经走过了一条辉煌的道路。唐宋时期的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还有一些工笔山水画,至今仍光彩照人。

  水墨画自宋兴起,至元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再经明、清两代画家的努力,最终走向成熟,形成与工笔画分庭抗礼、平分秋色之势,甚至一时还成为画坛主流。这一时期的工笔画,虽然受到水墨画的冲击,但始终以顽强的毅力、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继续涌现出不少优秀画家和优秀作品。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讲:从整个历史发展轨迹看,工笔画是主流;从历史的某一发展阶段看,水墨画曾经是主流;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工笔画与水墨画或是并驾齐驱,或是互相影响、借鉴、交融,开辟出中国画艺术的新天地。

  (原载《美术观察》2003年12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曾景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